放大看
@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依蔓 编辑丨蕨影
比亚迪要求供应商明年起降价10%?
近日,网传一封有关比亚迪乘用车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,署名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。
邮件称,2025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,进入“大决战”“淘汰赛”。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,比亚迪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、持续降本。因此比亚迪对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要求,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%。邮件最后还明确要求相关供应商“切实挖掘降本空间、积极推动要求达成,在12月15日前通过SRM系统将降后价格报给我司(比亚迪)”。此外,网络上还流传着另一封疑似供应商回应给比亚迪表示“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”的邮件。邮件称,比亚迪以“层层压榨”的模式,导致国内供应商陷入“要么卷死、要么饿死”的恶性循环,让行业陷入低端竞争的死胡同。呼吁比亚迪停止以无底线的压榨模式获取短期利益。
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27日在微博发文表示,“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,是汽车行业的惯例。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,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,非强制要求,大家可协商推进。”前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对比亚迪此举评论道,“靠价格战将其它车企洗出市场,这套路或许能让比亚迪活着,但能成就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吗?这样的卷王难以赢得商业世界和社会的尊重。“
价格战再起?
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,或许正是为明年的车企价格战做铺垫。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分析,新一轮车企“价格战”或将于2025年1月出现。据“中国证券报”从汽车供应链人士独家获取的文件显示,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25日也向其供应商致信,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,目标降本10%。
乘联分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个季度,国内汽车行业收入达到73593亿元,同比微增3%;利润为3360亿元,同比下降1.2%。1~9月,全国乘用车降价规模已达195款,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,以及2022年的95款,多款车型的单车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。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,这股压力迅速地扩散到了供应商身上。
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供应商,其零部件几乎遍布全球运营的15亿辆汽车中,但博世也难以避免“价格战”带来的冲击。在2023年后,博世被很多车企要求降价15%以上。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称,“甚至有的企业说,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博世日前宣布,计划在未来几年全球裁员5500人。不过,此次裁员中国区不受影响。比亚迪近年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就是尽量采用内部供应商。国金证券推算,比亚迪三季度单车成本在10.3万元,环比下降2.3%。今年4月,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曾表示,“你不可能跟着比亚迪持续降价,因为没有一家车企能够与比亚迪比拼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”。
供应商为难
官方数据显示,比亚迪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,为50.27万辆,创历史新高;今年1-10月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5.05万辆,同比增长36.49%。
在2025年,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。虽然比亚迪拥有庞大的销量,但对供应商来说是否合作仍是一项艰难的抉择。
有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向“第一财经”记者表示,比亚迪所谓的“协商推进”,就是觉得你不接单总有其他人接单。“此外,界面新闻”从比亚迪内部人士处获悉,此次降本10%范围的供应商,可能涉及的领域包括智驾、玻璃、轮毂、轮胎等。被要求降价的供应商技术壁垒较低,或许会引发供应商之间的恶性竞争。
多家汽车供应商也向“界面新闻”表示,在近两年价格战压力下,汽车供应商的降价空间已几近于无。对于国际零部件大厂来说,有着技术、产品和质量优势,但是,一些中小型零部件为了降本,或许只能缩减员工人力成本、降低材料成本等。车质网数据显示,从近五年汽车质量问题投诉销量比数值变化来看,前三年数值起伏不大,2022年该数值有所下降,但是在2023年却迎来了触底反弹。2023年汽车质量问题投诉销量比年度均值为万分之34.3,创下近5年来新高,反映出国内汽车质量问题转差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,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部分PHEV车型排放不达标。比亚迪曾发布声明,表示长城汽车的测试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,且测试前磨合里程不达标,因此长城提供的检测报告无效。此事,目前还未有定论。